找到相关内容3035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从《楞严经》“七处征心”试谈佛法之修行

    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云何二种?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更要认清烦恼所在,才能不被妄心牵制,达到解脱的目的。然而,众生积迷既久,一向不知真心,乃误以妄识为心,执此妄想,误为真实,虽然多闻经教,去圣甚远,良可悲哀。   本经发起之端,是以阿难与摩登伽女的一段...

    胡健财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4746650.html
  • 《阿含经》戒律内容与衣食制度考察

    也有大乘非佛说的分歧。在佛陀灭度后的第一次结集中,阿难所诵出的经就是《阿含部》,据圣严法师所说可能与现在的中国现存的《阿含经》有所出人。川由此观之,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知道,部派佛教的分裂,《阿含经》在...中,至信、舍家、无家、学道。瞿昙弥,如是汝剃除头发,着袈裟衣,尽其形寿,净修梵行。  瞿昙弥如是三次,佛陀也如是三次回答。瞿昙弥于是“涂跣污足,尘土坌体,疲极悲泣,住立门外。”阿难见状,问其何故如此立...

    常 耘 法 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63163782.html
  • 僧团之父 大迦叶尊者

    成就了大迦叶尊者于过去无数生的本志初衷。 就在大迦叶尊者受具足戒与佛陀交换僧衣后仅仅7天,他获得了竭力进取的目标——阿罗汉果——烦恼漏尽,心得究竟解脱。在晚期,他向阿难尊者个别提起这段事件:「...他们,这一层我们尤其可以从他与阿难尊者之间的关系看出来。 ■六、与天人交会 (EncounterswithDeities) 我们手边的数据记载着大迦叶尊者曾与天人二次交会。...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21367948.html
  • 《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

    我们共同读诵、受持《大佛顶首楞严经》,也是讲这部经的缘起!这部经非常重要,不论声闻、缘觉还是菩萨,不读这部经智慧不开、智慧不足,在学佛过程中遇见的问题解释不了、处理不了。这部经是佛入涅槃后,阿难尊者记录...化身。这时,一位波斯匿王子为其父积福功德,宴请佛及大菩萨到皇宫;很多在家人僧众。这些僧众用过斋后都回到了佛的法会上,唯有阿难未归。这时,阿难在城里挨家走,由于僧众多,阿难走的远一点,到没供养过僧众的人家...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20076619.html
  • 月溪禅师答:一切无着名觉知心,无有是处

      问:既然与自性不相干,上面所问的一切断了,空空如也的没有佛性了,如楞严经中,“阿难白佛言:世尊,我昔见佛与大目连、须菩提、富楼那、舍利弗四大弟子,共转阿弥陀佛,常言觉知分别心性,既不在内亦不在外,不在中间,俱无所在,一切无着,名之为心,则我无着,名为心否?佛告阿难:汝言觉知分别心性,俱无在者,世间虚空,水陆飞行,诸所物象,名为一切,汝不着者,为在为无?无则同于龟毛兔角,云何不着?...

    月溪禅师

    月溪禅师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4585611016.html
  • 如本法师答:佛教佛门中的“舍利”是如何形成的 ?

    坚硬递减。   金光明经舍身品云:“舍利由戒定慧所薰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梵语punya-ksetra)”。   大悲经云:“佛告阿难,我灭度后,若有善男女供养...

    如本法师

    佛学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4425812307.html
  • 归元禅寺终年香火不断 木雕韦陀像为不可多得珍品

    大雄宝殿,殿前是韦陀殿,大雄宝殿系清初建筑,重台列阶、气宇轩昂,殿内供奉释迦牟尼及其弟子阿难和迦叶,殿内的木雕供桌和韦陀殿内的木雕韦陀像都是国内不可多得的木雕珍品。...

    佚名

    |归元禅寺|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5/12212323506.html
  • “七处徵心”的问题

    明晰地向阿难宣示了心在何处。表面上,阿难尊者的问答多种多样,但实际上,阿难尊者能现前见到佛的三十二相(以能了解上味相为证据),证明他是一个见道的人,怎么可能有错呢?因为,对于一个见道的人来讲,那所知境中的凡圣有情的相续相,也是见道者需要现证而了达的果位,这是诸经及论的无垢密意。  我们从中可以知道,阿难尊者,是因佛的加被,为了清除当时普通众生的、及在未来的诸趣中,清除彼时徒众产生的邪分别的疑惑而...

    洛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21649635.html
  • 问:“舍利”是如何形成的 ?

    金光明经舍身品云:“舍利由戒定慧所薰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梵语punya-ksetra)”。 大悲经云:“佛告阿难,我灭度后,若有善男女供养我舍利如芥子许,恭敬...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0055177701.html
  • 等念怨亲

    世间法如此,出世间法中“广结善缘”更为重要。修行人若欲行菩萨道,弘法度众,应与众生结下善缘。佛经上记载了一则发人深省的公案:一次,相好庄严、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到瓜园化缘,看守瓜园的女子不但拒绝供养,还斥骂尊者。但是年老的迦叶尊者来到同一瓜园化缘时,年轻女子立刻以欢喜心供养尊者最香甜的瓜。这样悬殊的差别来自前世的因缘:此女子前世是一只猫,因病往生而曝尸野外。阿难尊者与迦叶尊者前世也是修行人,一同经过...

    文/见恁法师

    |慈悲|平等|菩提心|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9/12461887616.html